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9:02    次浏览
关键词:陈颖选手射击运动员入选国家队卫冕[提要]自从2001年入选国家队以来,陈颖经历了雅典、北京、伦敦三届奥运会,并且在8年前的家门口拿到了25米运动手枪的金牌,达到了运动生涯的巅峰。”每次训练后,陈颖都要摘下厚厚的护腰,多年的射击生涯,让陈颖的肩、胯、颈椎、手腕、腰椎、膝盖都没能“幸免于难”。(原标题:四朝元老陈颖战里约 成代表团最年长选手 最初的热爱)法制晚报讯(记者 张骜)第四次踏上奥运之旅,39岁的陈颖依旧保持着当年练习射击的初心。10天后,里约奥运会将正式拉开帷幕,作为中国军团争金的排头兵之一,射击队的运动员们也将于近日分批赶赴巴西,其中,39岁的北京籍老将陈颖将出战女子25米运动手枪的比赛,并且有望为国摘得一枚金牌。然而,比起成绩,陈颖更看重的则是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态,享受比赛带给她的快乐。年轻的老将 新鲜感让我前进再次出现在奥运名单上,陈颖让许多关心射击的“枪迷”们吃了一惊:“这么大年龄还打啊,能吃得消吗?真的很佩服老将。”一位网友如是说。的确,1977年出生的陈颖如今已近不惑之年,在射击队,甚至在本次中国奥运代表团的所有运动员中,陈颖都是最老的那一位:“真没想到自己现在已经是最老的了,有的时候还会想起刚练射击时候的情形。”陈颖说。自从2001年入选国家队以来,陈颖经历了雅典、北京、伦敦三届奥运会,并且在8年前的家门口拿到了25米运动手枪的金牌,达到了运动生涯的巅峰。“每一次奥运都是不一样的,不一样的地点、环境和过程,所以虽然经历了三届奥运会,我对于里约的奥运赛场仍然充满新鲜感。”陈颖说。说话轻声细气、不急不缓,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,陈颖总是保持着平和的语气。而认认真真训练,把自己的身体调整好,则展现着陈颖在大赛来临前的踏实和淡定:“每天技术训练至少三个小时,下午的话主要是体能,我每天要打200发左右吧,肯定不是最刻苦的一个。”由于年龄和体能状况的原因,陈颖的训练量并不像队里的很多年轻运动员一样,但是,在陈颖看来,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节奏,每天充分调动竞技状态,对于备战里约来说,无疑是一个利好。2008年登上奥运的最高领奖台,陈颖达到了自己运动生涯的巅峰,四年前的卫冕失败,则催生了诸如“陈颖状态下滑,巅峰不再”的言论,转眼四年又过去了,经历了荣誉和低谷的陈颖仍然坚持着,用她的话说,一切的起点,都是对射击的爱:“起初练习射击的时候,家里人并不是很支持,但是这么多年走过来,我发现自己对这个项目的热情仍然没有消退,现在,我更多的是在享受射击带给我的快乐。”对于目标,陈颖则轻描淡写地说:“每一个运动员都期待好成绩,但是我相信水到渠成,以平和的心态去比赛,能够取得什么结果就是什么结果。” 不懈地坚持 踏平坎坷再出发尽管嘴上轻描淡写,但是对于39岁的陈颖来说,备战奥运其实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,身体、精神上的压力曾经让这位身经百战的名将对自己产生过深深的怀疑:“这两三年对于我的身体和精神来说,都是一个低谷,我一度怀疑自己还能不能坚持。”每次训练后,陈颖都要摘下厚厚的护腰,多年的射击生涯,让陈颖的肩、胯、颈椎、手腕、腰椎、膝盖都没能“幸免于难”。“整个一条脊椎吧,从上到下都有伤,这个其实就是职业病,每个运动员都有,能够克服就好。”陈颖说。在陈颖看来,相比于身体的劳损,射击运动员要面临的更多的是大赛前的精神压力:“很多射击运动员在比赛前精神会高度集中,会失眠,心理承受的压力可能比其他项目要更多一些。”当然,作为射击场上的常青树,陈颖有着自己的解压秘方,那就是读书:“我特别喜欢看书,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,对文史类的、心理学类的比较偏好,感觉书中的很多理论能够排遣压力和心中的疑惑。”陈颖说。除了自我调整,陈颖能够再次出战奥运会与外界的帮助和支持分不开,其中,她当年在北京队的老教练王金富就是代表之一。据陈颖介绍,为了帮助自己,已经退休十几年的王指导专程“复出”了:“当初跟着王指导的时候我还是年轻运动员,20多年的合作过程中,我们之间的话不算很多,但是王指导每一次都能准确地指出我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细节,可以说对我非常了解,把控得也很到位。而且我也能够把王教练的要求都贯彻到比赛中,可以说我们之间的默契是很难得的。”现在,年过古稀的王指导会在国家队的训练场关注着陈颖的表现,并且像20多年前一样将爱徒需要注意的问题记在纸上,以便于二人交流:“教练年龄大了,耳朵不好,我说话的声音不是特别大,频率又偏高,所以王指导有的时候就听不太清我说什么。”因此,师徒二人就会把训练前后的要点和感受写在纸上:“有的时候一次能写好几篇,跟作文一样,也挺有意思的,而且每次我们领队在边上的时候,就会充当翻译,因为王指导对于男性的声音辨识度高一些。”心中的牵挂 女儿让我大吃一惊人到中年,家庭就成为了绕不过去的话题,对于已为人母的陈颖来说也是如此。2009年喜得千金,转眼间陈颖家的小公主已经7岁了,而在这七年中,陈颖和女儿也习惯了聚少离多的日子:“现在跟着爸爸和爷爷奶奶,其实对于为人父母的运动员来说,情况都差不多,为了事业,难免会有所牺牲,但是每次大赛以后,只要有时间,就会留给女儿,这是我们母女之间的约定。”陈颖训练日记本的封面,是女儿画的,这也是陈颖想女儿时唯一的排遣方法:“整个备战期间我们很少见面,也很少通电话,我觉得现在她慢慢长大了,能理解我。”在陈颖看来,虽然女儿只有七岁,但是成熟的程度却让她这个做妈妈的感到吃惊:“我姑娘性格像我,对事物充满好奇,比较开朗,但是她在和人沟通的技巧上比我强很多,总是能和不同的人找到话题。”陈颖说。作为一名北京籍的运动员,陈颖坦言她的心中每时每刻都充满感恩和责任:“北京的训练,比赛条件和后勤保障要比一些别的省市好很多,这我要感谢队里,教练和领导。在国际赛场上,我们更要把北京精神发扬出来,让其他国家的运动员看到中国选手不仅成绩好,在品行和风范上也是首屈一指的。”据悉,陈颖将在8月1日飞赴巴西,经过短暂调整后,参加本届奥运会女子25米运动手枪的角逐。原标题: 射击四朝元老陈颖战里约 成代表团最年长选手